每日更新

如果装修工人在工作中受伤,谁负责:雇主、业主还是工人?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如果装修工人在工作中受伤,谁负责:雇主、业主还是工人?
2025年10月17日 07:37 来源:工人日记
装饰行业的用工模式特点是用工灵活。存在工人面临危险、雇主缺乏安全保护、业主选择不合格承包商的情况。移民工人常常面临维权的困境:“雇主是谁?”以及“谁来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律师建议业主尽量选择正规的装修公司。工人必须意识到自己对风险的责任并采取安全措施。施工相关各方要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三方共同努力,确保施工安全。当梁先生从辽宁省大连市一个村庄的蹦床洞里坠落时,他并不知道事故会引发雇主、管理人员和他本人责任之间的三方拉锯战。日前,大连甘鸡子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装修行业突发事故责任认定纠纷案,判决雇主承担40%责任,管理人员承担30%责任,梁先生承担30%责任。公司责令梁某所在单位及管理人员赔偿梁某医疗费、休假费、护理费等共计49000余元。莉亚的情况并不独特。记者查阅多起类似案例发现,不少装修工人受伤后,陷入了维权困境:“雇主是谁?”以及“谁该负责?”近年来,装饰行业用工模式呈现出用工弹性等特点。乙雇主雇佣了大量兼职、临时工和平台订单工。一些房主在不知情或不识别无证承包商的情况下选择他们。此外,一些工人在没有使用安全绳的情况下冒着工作危险。这些因素常常导致工人受伤后确定第三方责任的争议。模糊“雇主” 2024年7月27日,梁先生在一家装修公司工作。总经理的亲戚带着他们来到一处建筑工地,进行高层建筑施工,进行地基工作和水电工作。约定每天的人工费为450元。房子太乱了,双层床的地板上没有栏杆,也没有架子。当梁先生抬头放置灯时,突然空中迈出一步,迅速从4米高处坠落。送往医院后,他被诊断为开放性头部损伤和多处骨折。几乎同样的场景被再现在另一家工厂的维修现场。 2023年10月27日,在公司厂房维修装修工程中,一名装修工人站在连接屋顶甲板的5米高墙上,不慎跌倒受伤。当他被送往医院时,被诊断为脊柱压缩性骨折和多处骨折。在类似案例中,在装修保安领域,雇主经常否认自己的身份,称自己只是给装修工人介绍工作的中介,没有签订任何劳动或雇佣合同。在审理梁某案件时,业主苗某表示,梁某与装修公司有合同,且梁某并非业主的员工,因此不应追究梁某的责任。某装修公司老总表示,该公司在承揽了2022年装修工程后,于2023年3月被注销,他不再是该公司的法人实体,而只是一个存在者。r 不应该承担责任。装饰师Mumu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 2022年,他加入装饰公司,与总经理王先生签订了劳动合同。然后他承诺一个月内缴纳社保。但当他们用木箱打他的腿时,公司老板坚持说:“万是合伙人,你是他雇的。”另一方面,王先生表示:“没有钱补偿。”这份没有加盖公章的合同称,穆某的雇佣期限为20天,日工资为160元,他被定义为“临时工”。穆向劳动仲裁院提交了他与老板的谈话记录,以证明他的工作是由公司控制的。经调解,王先生个人赔偿3万元。 “移民工人经常错误地认为业主或工头是他们的‘老板’,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雇佣合同,情况就很不一样。大连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律师团代表王金海表示,由于口头协议、外包等原因,双方均表示关系不明确,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导致雇佣关系难以证明,导致工伤认定程序无法启动,农民工也不知道该找谁 受伤后要承担责任。复杂的责任审判:“先生。梁先生作为一个打零工、尽力而为的人,在这个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应该知道安装高空灯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即便如此,他还是在没有任何安全装备的情况下独自冒险。作为对自身安全负主要责任人,其未尽到自身安全注意义务,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伊莱德。在叶先生的案件中,法官还表示,叶先生有多年的铆工经验,应该有一定的安全施工意识和经验。尽管他知道高空作业的危险性,但他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也没有对自身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装修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业主安全防护不到位是造成安全链条断裂的最重要因素。易先生的雇主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为他提供任何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也没有为他提供安全培训或定期监督指导。因此,他对在工作过程中遭受的人身损害负主要责任。然而,法律关系很复杂,因为装修商的“直接雇主”可以是装修公司,也可以是承包商,甚至是业主。不同的法律关系需要不同的赔偿理由。化。梁先生和易先生收到了房东的损害赔偿判决书。原因是业主将装修工程交给了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公司或个人。由于选择存在疏忽,需分别支付30%和15%的过失责任赔偿。这些责任比例的背后,是司法机关对各方罪责的精准衡量。此外,一些公司将工人归类为“自营职业者”或“合伙人”,以避免缴纳工伤赔偿保险。员工受伤后,公司拒绝赔偿,声称“与工作无关”。例如,事故发生后,穆先生到公司索赔时,公司负责人称穆先生和王先生是一起工作的,穆先生是王先生的员工,王先生对穆先生的人身伤害负有责任。他认为他应该这样做。由于经调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王先生一次性向莫先生支付3万元。堵住风险漏洞 “农民工必须签订的是劳动合同,而不是契约性合同。前者受劳动法保护,后者属于民法范围。”王金海提醒他,在穆氏案件中,签订的公开合同很少。没有办法保护你的权利。王金海介绍,两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农民工可以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劳动报酬认定和工作能力评价,以获得劳动报酬。如果双方之间存在其他法律关系,您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您的雇主(业主或承包商)并要求人身伤害赔偿。工人求职前可通过住建官网查询装修公司资质建设部门和小程序,重点是动态年检和安全记录检查。受聘的分包商不符合资格的,分包商可以向业主和总承包商提起连带损害赔偿诉讼。如果您是平台员工,您可以提供证据证明平台实际控制工作流程,例如订单履行规则或登录,以实现雇佣关系的认可。 “以后我们需要找一家正规的公司,并进行认证,否则一旦工人出了事,我们可能要承担责任。”苗表示,装饰企业拥有正规的建筑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可以将风险纳入管理体系。王金海建议,业主在高处作业或更换水电时,应尽量选择有合法营业执照和相关施工资质的正规装修公司,避免直接聘用不合格人员或“游击队”。否则,一旦发生事故,业主可能会因选择不慎而承担高额赔偿。职工要牢固树立风险责任意识,拉紧安全绳,做好安全措施。施工队伍负有安全第一责任,对所有进入工地的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培训,要求作业人员配备经过认证的安全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记者刘旭《劳动报》(2021年10月17日2015年第05页)
(编辑:魔术师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