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一段广东佛山婚宴上一对新人不收礼物的视频在网上疯传。面对亲朋好友送来的红包,夫妻俩将红包折好归还,并表示:“我们是真心收的。”不少广东网友留言表示,这种习俗在广东很多地方都很普遍。 “交出红包,转过街角,领取祝福。”记者了解到,广东不少地方不仅婚宴上不接受礼品,乔迁宴、满月庆典等婚宴也可以诚心参加。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和中秋节假期,很多人都在为婚礼的费用发愁。g 接待。这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压力,也增加了“为所欲为”的心理负担。为此,“待客不收礼”的习俗被网友点赞:“你给我红包,我就还给你,何不互相赠送,省心省事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礼仪文化的副研究员郑淑丽认为,礼物在社会学上有两种相互作用。一是分担主人家的宴席费用,二是维持关系。但涉及到货币“算计”时,这些就很容易变成“算计”,进而引发社会矛盾。 “免除对方接受礼物,可以减少这种情况”,不仅消除了恩惠的麻烦,也让我们回归了“报答”的真正含义。会有喜事,开心就好!”他还说,按照村里的习俗,婚宴上一般不送礼物,但敬酒时亲友们有时会在喜糖盘里放入小红包。 “这就像在新的一年里分享‘利润’。即几块钱代表祝福,已婚人士赠送给情侣。 ”27岁的茂名市信宜人叶说:“在信宜,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婚宴上不收礼金的现象很普遍。主人只需撕下红包的一角,然后返还给客人。据我所知,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在婚宴上接受礼物。”即使有地方接受礼物,数额也很小,营造出一种朴素、踏实的氛围。”郑树日表示,即使礼物很少或不存在,也不意味着友谊薄弱。在各个地区,可以促进形成健康、轻松的风俗文化,减轻人力和经济负担。 (记者钟卓)
51今日大瓜每日大赛 每日大赛-吃瓜爆料,热点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