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中国网财经11月8日消息:国家统计局将于11月9日发布10月份物价数据。金融机构预测,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或将转正,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将面临一定压力。其中,浙商证券、华泰证券和中金宏观宏观研究团队认为,10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为0.1%。东方金城预计10月CPI同比上涨0.1%左右。民生银行经济技术团队预计,10月份CPI环比、同比增速均为0%。国家统计局截至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CPI同比下降0.3%,较上月增长0.1%。 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是基本面原因造成的。国家统计局城市局首席统计师董丽娟分析指出,“CPI同比下降主要是尾矿库影响”。 9月-0.3%的同比CPI中,尾矿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新增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下降4.4%,CPI同比下降0.83点左右,是影响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10月份,虽然猪肉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但猪肉价格、蔬菜水果价格逐月上涨。中金公司宏观研究报告指出,初期生猪产能持续释放,但消费者需求不旺盛。 10月份猪肉批发价格持续上涨环比下降,从去年同月的-26.3%下降到-27.2%。果蔬方面,报告指出:“10月份200种农产品平均批发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8%。其中,受主产区异常天气影响生产,蔬菜价格环比上涨3.4%,水果价格环比上涨2.0%。”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斌表示:东方金城研究发展部执行董事冯林认为,去年10月份大宗粮食价格开始下降。虽然当前食品价格走势偏弱,但10月份食品CPI同比降幅预计将继续收窄。能源价格较上月下降。文斌表示,OPEC+增产以及美国多家炼油厂进入秋季检修期的影响导致原油需求下降,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国内成品油价格下降。需要注意的是,CPI中的食品、能源价格受短期因素影响较大,观察价格波动不仅要关注总体CPI的变化,还要关注基础CPI的变化。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10月份核心CPI将延续回升态势。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的增值税账单数据显示,国庆假期、中秋节期间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4.5%。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比上年分别增长3.9%和7.6%。此外,相关产业也相对发达。“双十一”消费促进活动蓬勃发展。文斌还表示:“核心通胀保持稳定。支撑因素是10月份服务业商业活动。”动态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1点。疫情前同期平均变化率为-0.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季节性。预计服务价格将逐月上涨。 “就PPI而言,继8月份PPI同比跌幅自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放缓后,9月份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数据显示,9月份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8月份收窄0.6个点。” “C宏观研报认为,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预计PPI波动主要受国际产品影响,由于国内部分行业技术进步加快,10月份PPI同比增速为-2.6%。冯林分析,近两个月,PPI同比降幅明显收窄,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明显。另一方面,分析认为,反革命和促进消费正在对部分工业品价格产生一定影响。国内工业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情况来看,10月以来铜价持续上涨,但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总体来看,预计10月份PPI与上月基本持平。此外,PPI基数自去年10月以来稳步上升。我们认为,同比下降幅度10月份PPI将明显放缓,预计年降幅在-2.2%左右。 ”风凌说道。
(编辑:魏敬亭)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